專訪多位兩會代表:健康中國夢如何實現?
圖片來源:網絡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何崇元
加大執行力度是關鍵
解決這些問題,光靠國民個人自覺還不夠,關鍵需要國家下大功夫立法,同時加強執行力度,進行嚴格的管理。比如,隨地吐痰這件事,它很容易傳播細菌,我們就應該出臺相應規定不讓隨地吐痰,否則重罰,新加坡就有這樣的規定。還有控煙方面,雖然出臺了相關條例,但執行力度并不夠,北京有些餐館里還是照樣吸煙,有法不依是個大問題。環境與健康休戚相關,也要加大治理力度,只有環境好、空氣清新、飲用水安全與健康,人才能健康長壽。但目前環保法的執行力度也嚴重不足,企業違規排污現象時有發生,卻沒有被繩之以法,或者處罰力度不足以讓他們引以為戒。食品安全也是個大問題,市場上假冒偽劣的不合格食品橫行,需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查處不合格的食品生產企業,從源頭上保證百姓的食品安全。最后,國家還要在健康傳播方面加大力度,把科學的知識、好的經驗傳播給國民,讓國民向好的方面學習。健康問題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也關系到子孫后代,不可懈怠。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副主任陳嘯宏
我們該有個健康博物館
習總書記說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和生命這兩大主題是人類生活中核心的核心,有了健康,生命才有意義。如果人們生活富裕起來了,但個個都是亞健康,都是病號,整個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們生活的質量都會打折扣。所以要想實現全面小康,全民健康就必須到位,我們迫切需要深化醫改,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識,在健康水平方面上一個臺階,在這個過程中要邁大步。
十八大報告中也提到,健康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們所有的工作,包括衛生、計生、中醫藥等,都是圍繞“健康”二字展開的。我在提案中建議的建立中國健康博物館,它的核心就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基地,在那里百姓可以了解科學的健康是什么樣的,比如少吃多動等健康理念都會在展館里生動展現,也是促進全民健康的一種方式。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健
預防理念需深入人心
說到健康中國夢,首先要想想怎么樣才能健康,我國目前的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要把這個理念給老百姓貫徹下去。有一句話是說,要保健有錢也沒錢,要治病沒錢也有錢,說的就是人們對于預防疾病的認識程度不夠。當醫生指出你身體可能要出狀況了,希望你“治未病”的時候你不注意;當你真病了、可能要命的時候你又有了錢,這種錯誤理念要糾正。疾病防治的策略也要適當調整,不能以治療為主,而要真正以預防為主。
預防的關鍵就是提高全民的健康素養,讓每個公民都知道如何自我保健,如何改變生活習慣、改變飲食習慣,從而做到少生病。比如,我們這邊有個定期給農村放電影的活動,今年可能就會在播放電影前先播放一個15分鐘左右的健康宣傳片,讓農民也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關牧村
簡單生活,深入人心
在我看來,健康太重要了,沒有健康一切都無從談起。促進心理健康方面,我有幾點心得想通過《生命時報》和大家分享。
首先,簡單生活是福,別有過多奢求。生活中最好簡單做人、簡單生活,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快樂。相反,如果太復雜了,就會讓人頭疼和煩惱。
其次,多做善事,傳播正能量,陽光、積極的心態會感染他人,讓人愿意和你接觸。相反,負能量太多,整天埋怨不停、抱怨不停的人,對己對人都不健康。
再次,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長期鉆研,受益匪淺。我從小就愛唱歌,唱歌能讓我忘記不愉快,帶給自己和他人愉悅的心情,以及藝術上的享受。
此外,生理健康也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權威、可靠的渠道,主動學習養生常識。我特別愛看健康類報紙,《生命時報》我已看了多年,學到不少簡單、實用的養生防病知識。
最后,希望天藍、地綠、水清,食品沒有污染,環境潔凈,公眾越來越文明;祝福中老年朋友們都有個好心態,健康、快樂地生活,幸福長壽,這就是我的健康中國夢!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藍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
將健康產品轉化為生產力
要實現健康中國,一定要政府、科學家、企業家一起努力才行。國家制定宏觀政策科學家發揮專業優勢,企業家發揮讓產品進入市場的優勢,讓好產品盡快轉化為生產力。資本和技術相結合,是調動科學家積極性的根本動力,只有讓研究成果真正進入市場,健康中國夢才能實現。
此外,建議建立環保警,我們在治理排污企業時,常以罰款代管理,好像罰了款就合格了,這種做法不合理。經濟處罰只是手段,對于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行為應追究刑事責任。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以上就是關于“專訪多位兩會代表:健康中國夢如何實現?”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專訪多位兩會代表:健康中國夢如何實現?”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