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世界互聯網大會大佬們說的都是物聯網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水鄉烏鎮拉開帷幕,不但有習大大出席坐鎮發表演講,還有8位外國領導人和2000多位世界互聯網精英參會,逼格簡直突破天際!
雖然名叫世界互聯網大會,但是各個論壇上大佬們的關鍵詞卻是:連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
不愧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企業家們,紛紛都把目光瞄準了物聯網這個萬億級的、潛力無限的大市場。
【下附各位大佬關于物聯網的演講內容節選】
物聯網時代更適合初級創業者
IOT就是萬物互聯,你想想一下,也就是說你看到的任何物件、設備,大到車子,大到飛機,小到你手上的手表、眼鏡,包括到你家里的各種電器,所有你能想像到的東西都會變成一臺智能設備,都能跟網絡連接上。你想一想,今天無線互聯網的節點數目和未來IOT節點數目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中國一般好人拿一部手機,壞一點的人拿兩部手機。中國預計有15億部-20億部手機。未來5年,IOT預估至少會有300億-500億設備,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完全連接在一起。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網絡的規模,真的是讓今天這些鼓吹IOT的人都很難想像,真的要出現這樣的裂變從量變到質變,到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我舉兩個例子,講一下我對IOT的理解。我就不按主題講了,因為我經常不按主題講。
第一個,過去大家對于IOT的理解,老是談成傳感器網絡,即:物聯網。我認為這個概念不對的,IOT傳感器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設備都會在內部放入一個智能系統。換句話說,你會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手機,但是所有的東西都長的不像手機。智能汽車你可以認為是四個輪子的手機,眼鏡也是手機,手表也是手機等,支持3G、4G、5G,支持Wifi,然后放在里面,我覺得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
第二個呢,很多人把IOT看成是以手機為核心,就變成了叫“手機遙控硬件”。我覺得這是極端錯誤的思想,做手機的人認為自己手里有一個錘子,就想把任何東西都變成一個釘子。比如:有很多創業者來找我很激動的談,說老周我們做一個智能電飯鍋吧。你在單位拿手機一摁自動就把飯做熟了。我就問:誰把米給淘了給下鍋呢?所以IOT一定是通過云端大數據深度學習的算法才獲得智能處理能力,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覺得IOT不是依賴手機操控,而是會分化,甚至取代一部分手機的功能。
試想一下5年前或者7年前,蘋果發明大屏幕手機的時候,所有當時手機的領導者都認為手機必然有鍵盤,手機屏幕必然不會這么大。今天所有的人手里都是大屏幕手機的時候,你能想像5年以后手機還是今天這樣子嗎?我相信隨著電池技術、交互技術的發展,很有可能五年以后到處都是看不見或者看得見的屏幕,包括你的眼鏡可能也是手機。手表今天可能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交互的工具,所以在很多場景下,我覺得IOT設備的這種普及和推廣,實際上跟手機是平行的關系。
第三個,我覺得IOT帶來了一個最大的機遇,也是更大的挑戰,就是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才到來。剛才張勇反復的提到了DT時代,實際上今天天天用淘寶,睡覺的時候不可能用淘寶。對不對?所以手機收集的數據我覺得只是一個數量級,但是你想想一下,以后所有的智能設備在你睡覺的時候都有攝像頭對我進行智能偷拍、處理,戴著手環可以把你睡夢中的夢話可能都自動的上傳,你想一想,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才真正的到來。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給保護隱私方面也帶來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