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伙利用快遞代銷假藥收款530萬 支付廣告費200萬
法制網記者丁國鋒法制網通訊員馬強
假藥團伙注冊皮包公司,借助互聯網發布虛假推介廣告,并與正規快遞公司合作,干起貨到付款的賣藥生意。短短一年時間,僅通過快遞公司就代收貨款530余萬元。日前,經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分別對報告人羅敏、羅二寶、徐美秀等三人判處三年至十一年有期徒刑,并處一百至八百萬不等罰金。
無證診所查獲“可疑快遞單”
2014年10月,洪澤警方接到本地居民陳女士報警,反映自己被一家黑診所“醫生”欺騙服用了來歷不明的“假藥”,導致自己身體極度不適、病情加重。
接到報案后,公安機關于當日立案偵查,迅速將涉嫌銷售假藥的“醫生”孫彪抓獲,并從其住處搜出“風濕骨痛膠囊”、“風濕圣藥”等來歷不明藥品60多盒以及數十張疑似網絡購藥快遞單。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鑒定,該批藥品全部為冒用他人批準文號的假藥。
據孫彪交代,自己其實并沒有行醫資格,只是靠著從網上學來的醫學常識,開了一家所謂的“中醫養生會所”,并以網購藥品的形式,給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神經痛等慢性疾病。陳女士所服用的“風濕骨痛膠囊”就是孫彪在網上看到武漢某藥品公司招商廣告,聯系一個名叫“楊經理”經理的男子購進的。孫彪還交代,對方每次都是通過快遞公司發貨,藥品貨款也是由快遞公司代收。
順藤摸瓜牽出“空殼公司”
11月8日,洪澤食藥監局和公安局成立的聯合專案組決定赴湖北武漢對涉案線索進行全面調查。
順著快遞單上留下的線索,偵查人員很快找到了所謂的武漢某藥品公司以及負責物流快遞代收貨款的兩家快遞。正當偵查人員準備找相關人員談話時,武漢某藥品公司負責人陳某卻因涉嫌生產、銷售假藥被當地公安機關刑拘。
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突擊審訊了陳某。陳某交代,洪澤陳女士服用的假藥,并不是自己銷售的假藥,而是另一個假藥販“楊經理”自行生產、銷售的,兩個人只是合伙成立了一個“皮包公司”,依托與武漢兩家快遞公司的合作關系,各自銷售自己的所謂“商品”。
陳某還交代,在假藥行業內部,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使用化名,自己和對方合作9個月,只是見過幾次面,并不了解對方底細。案件意識陷入僵局。
千里追擊搗毀“制假窩點”
正當所有人認為案件可能會就此擱置時,陳某交代的一個細節引起了專案組負責人的注意。
原來,假藥犯為了銷售假藥,手中往往握有一份從網絡上買來的潛在購買客戶名單,這個名單被視為賺錢的“生命線”。“楊經理”曾和陳某共同用過一個名單,互相介紹過不少生意。專案組經過研判認定“楊經理”一定是發現同伙出事,提前跑路了。
“對方一定會等事情過去,判定安全了,再重操舊業、故技重施,在某個地方重新按照名單作案。”專案組決定從掌握的客戶名單入手,盯緊快遞單。
2015年5月,警方在前期掌握的客戶快遞中又再次發現了“風濕骨痛膠囊”、“風濕圣藥”以及神秘的“楊經理”蹤跡。發貨方在北京某小區,同樣采取物流發貨,快遞代收貨款的方式。當天夜里,專案組遠赴北京并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發貨地點。
第二天凌晨,在朝陽區某小區1403室,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的湖北籍男子羅敏、羅二寶、徐美秀被當場抓獲,現場沒收了假藥膠囊鋁板5000多個,已包裝假藥7125盒,未貼標假藥3320盒以及數千個包裝盒,售假手機、電話3部以及偽造的批準文號資料若干。
一條龍運作的“假藥銷售”
2015年6月,犯罪嫌疑人羅敏、羅二寶、徐美秀被洪澤檢察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依法批準逮捕。面對檢察官,羅敏交代了自己伙同弟弟羅二寶,嬸嬸徐美秀以編造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附屬風濕骨病康復中心”名義,冒用他人批準文號,自行生產所謂“風濕骨痛膠囊”等藥品,通過北京某網絡公司違規發出虛假宣傳,采取快遞物流發貨,并代收貨款等方式,向北京、湖北、江蘇等地數千名患者銷售假藥的事實。
“這個案件特別之處在于,售假分子利用網絡發出虛假廣告,并通過快遞物流等手段發貨,貨款也由快遞公司代收,犯罪手段比較隱蔽。”承辦該案的檢察官說。
據了解,羅敏等人用于支付網絡公司的廣告費就達200余萬,而通過北京、武漢的3家快遞代收貨款竟然高達530萬之多。
“目前,售假分子利用互聯網、快遞等方式制售假藥現象特別突出,互聯網交易法規的不健全,物流公司未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等,都是造成此類犯罪高發、猖獗的重要原因,建議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藥品廣告審核、發布及運輸管理制度,加大監管力度;群眾在購買藥品時也應盡量從正規藥店等渠道購藥,切實提升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檢察長韓少芹總結到。
法制網11月13日電 以上就是關于“團伙利用快遞代銷假藥收款530萬 支付廣告費200萬”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團伙利用快遞代銷假藥收款530萬 支付廣告費200萬”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