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病患者
2014年3月13日是第九屆世界腎臟病日。由于慢性腎病起病隱匿,初期癥狀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略,不少患者已到慢性腎病晚期才到醫院就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如何及早發現腎臟疾病,及時診斷和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新浪健康獨家專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周福德,幫助廣大網友更深入地了解腎臟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專訪嘉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周福德
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周福德強調,目前,我國慢性腎臟病發病率高達10.8%。換言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
好腎臟的標準是什么?
周福德副主任指出,通常我們評價腎臟沒有的問題的指標包括,沒有高血壓,尿化驗、腎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檢查均正常。此外,腎臟的影像學檢查和腎臟形態學也均無異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斷定沒有患腎病。
出現水腫就是腎有問題了嗎?
有時我們晨起后,發現自己的眼瞼或顏面部、足踝等處出現了水腫,那這是否就說明我們的腎臟出了問題?周福德解釋說,當然不是。水腫的原因也分很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腎性水腫:水腫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顏面部、足踝部,以晨起為明顯,嚴重時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
心源性水腫:心臟功能障礙引發的機體水腫。
肝源性水腫:多見于肝硬化和肝癌。
營養不良性水腫:是一種營養缺乏的特殊表現,水腫常從足背部逐漸蔓延至全身。
黏液性水腫:是由甲狀腺功能不全導致甲狀腺素缺少,面部出現蠟樣水腫。
特發性水腫:多見于女性,不需要特殊處理。
專家提示,出現水腫未必就是腎病,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明確診斷,不可盲目治療。
腎臟發出的“維修”信號有哪些?
腎臟具有巨大的代償功能,發病早期癥狀隱匿,容易被忽視。所以,我們需要定期體檢,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尿化驗,看看有沒有蛋白尿或者血尿。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周福德副主任提示,細心的話,我們還是會發現一些腎臟需要“維修”的蛛絲馬跡的,比如:
1.水腫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在體內蓄積。如果晨起眼瞼或顏面部有水腫,要考慮腎臟是否有問題。
2.腰痛
腎臟的位置在腰部的脊柱兩側,所以腎臟有病時,往往會感到腰痛。
3.高血壓
高血壓是腎臟病表現之一。
4.腎功能異常
夜間多尿往往是腎病的信號。此外,如果尿常規檢查發現有蛋白、隱血、紅細胞、白細胞、尿糖等,應立即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5.腎外癥狀
比如貧血、電解質紊亂、皮膚瘙癢等伴隨癥狀。
日常生活中哪些習慣最傷腎?
周主任特別提醒,保護腎臟要從生活方式入手,應盡量避免以下這些惡習:
1.濫用藥:比如濫服止疼藥,有些偏方濫用也傷腎,對腎臟有毒性的抗生素,比如慶大霉素靜脈用傷腎。
2.吃得咸:食鹽是經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攝入太多鹽會加重腎臟負擔,誘發腎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不應超過6克,再此周主任提示,6克的量我們很難精確衡量,所以推薦大家每天的食鹽量比以前減少一半為佳。
3.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一旦炎癥反復發作,會損害腎功能。
4.喝水少: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等,建議每天至少喝水1200~1500毫升。
5.化妝品:化妝品要慎用,有些化妝品重金屬超標也傷腎。
6.基礎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都可能引起腎臟疾病。
7.檢查要慎重:比如造影檢查里面的造影劑是傷腎的,如果一個月內反復多次做造影檢查,可能誘發腎衰。 以上就是關于“世界腎臟日: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病患者”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世界腎臟日: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病患者”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