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男子患“突發性耳聾” 疑長期熬夜上網所致
英國科學家曾發布研究結果稱,“網蟲”和“耳機族”可能會提前30年耳聾。很多年輕人認為是危言聳聽,而29歲長沙小伙小郭就真“中招”了。幾乎每晚都上網到半夜的他,10月3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左耳聽不見了!今天,小郭的父親撥打本報96258熱線求助:“哪位專家可以救救他啊?”
如果你有名醫推薦或是能提供法子幫助小郭,可撥打本報熱線96258,本報將最快轉達給小郭。
耳聾前晚在熬夜上網
郭父在電話中哭訴:“我們已經走遍了長沙市內各大醫院求診,病情一直未有好轉。孩子情緒受到影響,很消極,希望有醫生能救救他!”
原來,在今年10月3日,家住長沙天心區的小郭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很“不對勁”:母親大聲喊他吃早飯,他聽不清母親在說什么;開車也無法正常觀察路況;一上網就頭暈。恍恍惚惚度過一天后,小郭發現,左耳好像聽不見了!
小郭立馬去醫院檢查,因耳朵伴有流膿,被診斷為“中耳炎”,持續治療了十天不見好轉,小郭再次來到湘雅二醫院就診,終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小郭一家急了,好端端的怎么會耳聾?專家的問題讓他們恍然大悟:“是不是經常上網熬夜、帶耳機?”郭父忙稱,“是啊,他基本上每天都熬夜上網!”
小郭今年29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未婚,無女友。每天熬夜上網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幾乎每晚都要過了12點才睡覺。”郭父說,小郭左耳出問題的前一天,熬夜上網到凌晨2點多才睡。
熬夜上網已成為突發性耳聾最大誘因
專家介紹,突發性耳聾是一種原因尚不明的神經性耳病,但多與神經緊張和病毒感染有關。湘雅醫院以及湖南省人民醫院的多位專家都認為,熬夜上網已經成為“突發性耳聾”的最大誘因。在湘雅二醫院耳鼻喉科常有小郭一樣的年輕患者,他們多像小郭一樣是“熬夜黨”。
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喉主任醫師肖旭平分析說,“這是一種神經性疾病。熬夜上網引發的精神緊張會導致耳部神經痙攣、血管痙攣;病毒感染也會引發類似情況。上網熬夜的人群一般處于亞健康狀態,更容易被細菌和病毒感染。”
“突發性耳聾”患者如及時就診,多半能治愈,但小郭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專家稱,“三天內治療,治愈率為80%~90%,而一個月內就診,治愈率則下降至15%以內;一個月后就很難說了。”
提醒
上網最長勿超5小時
湖南省人民醫院肖旭平教授建議,合理安排作息、不熬夜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原則之一。具體的上網時間安排可以參照專業研究機構數據。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建議:10歲以上青少年的每天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18歲以上的青年,每天使用電腦時長不超過3小時為宜,最長不超過5個小時。
鏈接
過度上網熬夜,小心4類疾病突襲
肺結核
今年7月,湖南邵陽一“網癮少年”因長期熬夜上網患上肺結核。暈倒廣州街頭時,1.75米的他體重不足50斤。經湖南省胸科醫院檢查,他的肺部幾乎已經“爛掉”。(本報10月12日A05版)
青光眼
20歲的女大學生睡前摸黑玩手機上網患青光眼。青光眼發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視神經損壞,則可能失明。(本報10月16日A29版)
腦萎縮
重慶一27歲男護士,因為長期熬夜上網,被確診輕度腦萎縮,智力、記憶、語言等功能減退。(重慶晚報2013年9月22日報道)
青少年脊椎病
河北石家莊一16歲少年癡迷上網,長期熬夜,患上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生理曲度反張、頸椎序列紊亂、頸部肌肉勞損四種“脊椎病”。在這類脊椎綜合病癥被稱為“青少年脊椎病”。 以上就是關于“29歲男子患“突發性耳聾” 疑長期熬夜上網所致”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29歲男子患“突發性耳聾” 疑長期熬夜上網所致”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