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藥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
新型農藥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
新型農藥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
核心 植物病毒病是危害較大、防治較難的一類病害,也被稱為植物“癌癥”。傳統的抗病毒藥劑,大都以鈍化侵入植物細胞內的病毒,抑制其對植物細胞的干擾破壞能力為主,但藥劑的持效期較短,藥效也不太穩定。毒氟磷、大黃素甲醚、寡糖·鏈蛋白,三種最新研發的植物免疫誘抗農藥無疑成為其“克星”。 毒氟磷 近日,《防治農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蟲新農藥研制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個項目創新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結構的抗植物病毒仿生新農藥——毒氟磷。 毒氟磷持效期長達天,具有較強的內吸作用,通過作物葉片的吸收可迅速傳導至植株的各個部位,破壞病毒外殼,使病毒固定而無法繼續增殖,有效阻止病害的進一步蔓延。不僅主動防御,毒氟磷還能通過調節植物內源生長因子,促進根部生長,恢復葉部功能,降低產量損失。 由于毒氟磷是以綿羊瘤胃中的氨基磷酸酯類化合物為先導仿生合成的化合物,對作物高度安全,對蜜蜂、家蠶、魚、鳥等非靶標生物高度安全,解決了農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蟲防控的重大難題,可在水稻、番茄等農作物上應用。截至目前,該項目在全國累計應用4755萬畝次。 大黃素甲醚 在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農用殺菌劑的創制及其應用”項目也同樣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種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名叫大黃素甲醚。大黃素甲醚不僅能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長,還能激活植物主動免疫系統,抑制病原菌形成。 與化學農藥相比,大黃素甲醚抗藥風險低、活性高,用量少,有效成分用量每畝僅為0..3克,效果好且穩定,殺菌譜廣,對白粉菌、稻瘟病菌、絲核菌、核盤菌、鐮刀菌、炭疽菌等10余種重要病原菌有殺菌活性。同時,其毒性低、降解快,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為2.8天,低殘留,基本無施藥采收間隔期,是化學殺菌劑的理想替代產品,特別適合于綠色和有機蔬菜生產,已經獲得歐盟ECO-CERT有機認證,累計推廣使用2116.67萬畝。由于大黃素甲醚以大黃等蓼科植物為基本原材料,生產原料可在沙漠、貧瘠土地上種植,也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徑。 寡糖·鏈蛋白 針對植物病毒病發生特點和植物抗性機制,一種由植物免疫誘抗蛋白和氨基寡糖素科學配伍的新型蛋白質生物農藥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生物農藥,它就是寡糖·鏈蛋白。 科研人員研發配制成的6%寡糖·鏈蛋白可濕性粉劑作用方式獨特,既可抑制作物體內病毒的基因表達,控制其繁殖,還可通過細胞活化作用,修復受害植株損傷,同時又可激發植物體內的基因表達,使其產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幾丁酶等,誘導植物產生多重防御反應,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起到抗病防蟲作用。 6%寡糖·鏈蛋白可濕性粉劑可用于浸種、拌種和包衣,以提高種子發芽率,使秧苗生長健壯,可以稀釋1000倍進行葉面噴霧,還可以采用沖施、穴施和灌溉使用。經過實驗推廣,6%寡糖·鏈蛋白可濕性粉劑在番茄、煙草等作物上防治病毒病效果非常突出,2014年6月推出以來,已實現銷售突破50噸,推廣應用面積達100萬畝。
企業如何提升網站優化質量度?治跌打損傷中藥方回收塑料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