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舉債難控的四大緣由
地方舉債難控的四大原因
楊國英
如果是企業融資,那么其必然會權衡融資范圍、融資本錢與企業收益的匹配度,而金融機構亦會根據企業的經營現狀和信用記錄,從而考慮是不是滿足其融資需求。
可是,地方政府顯然遠非企業可比,其挾政府信用可以隨意轉換資產存量,和保增長的正義口號,可以在行政主導型投資效力益發趨低、地方債務存量企高不下的情況下,持續增加其舉債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政信合作余額為6548.14億元,同比增長160.85%。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我國城投債累計發行2831億元,同比增長亦高達104%。
一季度我國政信合作余額,和城投債發行范圍,同比增長均呈倍數擴大的態勢,充分表明在銀行信貸延續遭受抑制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舉債渠道已作調劑,政信合作和城投債已成為滿足其融資需求的主要通道,而自去年初至今政信合作和城投債規模的加速放大,則更表明當下地方舉債沖動已呈失控之勢。
盡管,去年底財政部等4部委針對“政信合作”,及時發布了《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動的通知》,以便對政信合作及時踩剎車,但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這不僅沒有取得實質效果,而且政信合作余額卻呈不減反增的態勢。
那么,地方政府究竟意欲何為?又是何原因導致了地方政府舉債沖動難控的格局?通過對地方政府的投資需求、存量債務壓力、政府信譽優勢,以及關聯人利益進行解讀,我們對此構成更為全面的了解。
之于投資需求而言,在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延續震蕩下行之下,地方政府“保增長”的壓力延續加大,而在這一大前提之下,相較2010年之前,我國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在大幅降減,而保障房等民生支出又在大幅上升,故而在整體可支配財力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為了達到“保增長”的目標,明顯有延續加大行政主導型投資的需求,而加大行政主導型投資,則又會必定導致地方政府加大舉債規模。
之于存量債務壓力而言,在近兩年地方政府整體債務并未實質減少(2010年為10.7萬億元)之下,仍呈巨量范圍的地方存量債務,除部份政策許可進行債務滾轉(或展期)外,相當一部分債務已進入償還高峰期,特別是以城投債、政信合作情勢存在的存量債務,更存在剛性兌換的壓力,在這類格局之下,地方政府明顯需要通過持續舉債以便“借新償舊”。
之于政府信譽優勢而言,與市場化的企業相比,地方政府融資明顯更具信譽優勢,這類信譽優勢的背后,不但存在直接的或間接的地方財政擔保,更存在可以隨便轉換的土地等資源的有形資產擔保。正是基于這一因素,地方政府才敢于在存量債務高企的情況下,延續增加舉債規模,而亦因為此,金融機構亦才勇于在相關監管部門的禁令之下,違規(或變相)滿足地方政府的舉債需求。
之于關聯人利益而言,其實,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已相對飽和之下,地方政府投資沖動之所以仍難消退,除與“保增長”的政績訴求相關外,還與部份地方政府主政官員的關聯利益有關。盡人皆知,在地方政府財政預決算體系仍不健全、招投標仍存在情勢(或實質)的不透明之下,地方政府通過延續舉債,不但可以推動相關行政主導型投資,從而既可實現“保增長”的短時間政績,更可以由此為關聯人的利益輸送提供便利。
基于上述四大原因,地方政府當下持續大規模舉債,不但其動力和手段均仍然存在,而且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更基于對地方債務背后的政府信譽擔保,不僅不會排擠地方政府發行的城投債和政信合作類理財產品,反而會追逐投資。
從2010年催促地方政府清理地方債務平臺至今,監管層對地方舉債沖動的抑制,可謂一直在強化,但因對地方舉債沖動背后的結構性成因,缺乏相對系統的考量,導致實際效果一直難以彰顯。
之于當下而言,針對地方舉債沖動持續難控的格局,我們有必要盡快形成系統思維,以對其進行系統破解——應結合地方負債率、環評指數,以及創新指數等,對地方的經濟增長形成更加科學、更加長效的評估機制;應對各地負債率,以及相關的銀行貸款、城投債、政信合作的額度、本錢、期限等內情,形成定時發布的公開機制;另外,還應在預算法修改完善的條件下,盡快以更公然、更透明的市政債,全面取代當下的政信合作和城投債,從而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的舉債機制。
碧凱保婦康栓多少錢一盒小兒積食發燒怎么辦
希愛力
寶寶腹瀉能吃什么
肺癌如何治療
- 求人辦事的時候,用好這三招,就算很難好處,同事也幫助你!
- 四川教師公招:甘孜招914人,醫學系崗位占比99%
- 蒸紅薯,不要直接上鍋!教你“少1步多1步”,軟綿香甜,不了水汽味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煉油廠發生氯氣泄漏事件
- 韓國演員李準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新劇《終于我的人生》停拍
- 華碩重炮手主板陪你暢玩國產魂系電腦游戲《臨淵覺醒》
- 8歲女童吃這種水果急性中毒!夏天千萬不想這樣吃→
- 直擊股東大會丨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污水回收掙不到很多錢,但能“持續穩定增長“
- 蹭“元宇宙”熱點概念?吉宏股份收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注函
- 《設計》專訪|吳歡龍:格力,“轉回不限,設計無限”
- 持股至少一年,拉卡拉股東嚴琳違反承諾減持500萬股公司股份,套現超9000萬元
- 臺灣女首富,只倚重國外人“瞧不起”大陸人,如今市值縮水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