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藥作用的兩個關鍵
發布時間:2020-01-03 12:47:56
摘要:煎藥時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藥應棄掉。
煎藥水量的撐握
煎藥時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藥應棄掉。
具體煎煮方法為:
先將藥物放入容器內,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 0~60分鐘,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藥煎兩次為宜,第一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 0分鐘,濾出藥液。在煎煮過程中,盡量少開鍋蓋,以免藥味揮發。第二次再加水煎煮沸后15~2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藥液合并約250ml再分次服用。
不能以一次久煎來代替兩次分煎。對不同的方劑,需用不同的煎煮時間。
不同藥方煎煮的時間不同
治療外感表證的發汗解表藥煎煮時間宜短,治療虛證的藥煎煮時間宜長。湯劑煎好后應立即濾取藥汁,不宜久置鍋中。
的服用方法
中藥除了要用量得當,煎煮得法,服法也有講究。
1、一般湯劑宜在飯前1小時服。
2、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
、滋補藥宜空腹服。
4、驅蟲藥宜空腹服。
5、安神藥宜在睡前服。
在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湯藥服用時的溫度
控制湯藥口服時的溫度,可以減弱中藥的苦味。人內的溫度一般在 6.2℃~ 7.4℃之間,此范圍內味覺神經最靈敏。如果湯藥的溫度在 6℃左右口服,則苦味就會大減。故服用湯藥時,最好待藥液溫度降至溫吞無燙感時飲用,此時苦味最輕。
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調理便秘的方法藤黃健骨丸治骨質增生嗎
小孩脾胃虛弱的癥狀
小孩健脾的食物
兒童止咳藥什么好使
猜你會喜歡的
- 他以“甲骨文”寫高考作文,意外被985考試成績,現在卻活成了小丑
- 金科股份:股份股東被強制平倉,被動減持4524.47萬股
- 綠碼在手,暢行無阻,五款2022綠盤計時碼表新形式
- 兩味藥不輕白發脫發,養肝血健脾胃,忍不住推薦給你
- 《MHR:SUN BREAK》顯現bug導致閃退 官方聲明
- 央行:合理確定房貸最低首付款%、最低貸款利率
- 要點發揮巡察職能 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 48歲電視名嘴康輝,成婚“電視編導”丁克20年0緋聞,今依舊甜蜜
- 網評“最難吃的5種玉米”,全部都吃過的,敬你是一條漢子
- 米體:米蘭深入會面引進貝拉爾迪,薩索洛要價3000萬歐
- 寶寶出生后不哭,醫生為什么要“打屁股”?看下回這篇你就清楚了!
- 蒸饅頭加不加食用堿?要分2種情形,加錯了饅頭顏色發黃,堿味重
猜你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