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征求農村社區服務基本要求征求意見稿意
公開征求《農村社區服務基本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
農村社區服務基本要求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農村社區服務的服務組織、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范圍及內容、服務進程、服務合同和信息和服務監督與改進內容和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行政村為單元的農村社區服務的提供和管理,自然村、多個行政村聯合的社區可參照實行。
2 規范性援用文件
以下文件對于本文件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公共信息導向系統 基于無障礙需求的設計與設置原則
MZ/T 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
WH/T 社區圖書館服務規范
MZ/T 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基本規范
建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
建標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附條文說明)
3 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農村社區rural community
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3.2
農村社區服務rural community services
依托農村社區服務設施,直接為農村社區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愿和社會工作服務。
3.3
農村生產***務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貫穿農業生產作業鏈條,直接完成或協助完成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作業的社會化服務。
3.4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rural community services facilities
展開農村社區服務時所需的場地、房屋和各類裝備的總和,是農村社區服務能力的物質基礎和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3.5
農村社區工作者rural community staff
專職從事農村社區服務(3.2)工作的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成員和其他社區專職工作人員。
4 服務組織
4.1 組織體系
4.1.1 農村社區服務組織體系包括:
a)基層黨組織;
b)基層政府;
c)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d)社會工作組織、興趣團體組織、志愿服務組織、經濟服務組織等社會氣力;
e)社區居民。
4.2 基本要求
4.2.1 農村社區服務應由基層黨組織領導,以基層政府為主導,以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基礎,兼顧發揮社會氣力協同作用。
4.2.2 農村基層政府應統籌考慮人口規模、需求結構和服務半徑等因素,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公道保障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所需經費。
4.2.3 農村社區服務應聚合政府各部門延伸到城鄉社區的服務事項和服務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項目齊全、標準統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4.3 制度要求
農村社區服務組織應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但不限于:
a)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協商,和非戶籍居民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制度;
b)財務、人力資源、檔案管理、政府采購流程等辦公制度;
c)村務、財務信息公開,意見、投訴搜集反饋制度;
d)農村“3留守”人員關愛服務制度;
e)志愿服務等公益性活動管理制度;
f)矛盾調解和安全管理制度。
5 服務人員
5.1 基本要求
5.1.1 農村社區工作者宜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并具有社會工作實踐經驗,宜到達助理社會工作師或以上職業水平。
5.1.2 農村社區工作者應具有相干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知識,并在農村社區工作中加強學習,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5.1.3 農村社區工作者應根據農村社區發展需要不斷擴大知識結構和工作能力,增強法規、標準化、心理學、信息科學等相關知識和運用水平,提高綜合素質。
5.2 行為準則
農村社區工作者的行為準則應符合:
a)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誠實取信;
b)對居民等量齊觀,接待時主動、熱情、耐心、規范,辦事迅速;
c)儀表端莊、表情自然、和藹親切、衣飾整潔;
d)舉止大方、笑臉相迎、禮貌相送;
e)用語文明、準確、懇切。
6 服務設施
6.1 服務設施分類
6.1.1 根據服務半徑和服務范圍,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分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農村社區服務站和依需求建立的農村社區服務點。
6.1.2 根據服務內容和服務功能,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分為農村社區綜合***務設施和農村社區專項服務設施。
6.2 服務設施要求
6.2.1 數量要求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設置數量應滿足以下要求:
a)每一個鄉鎮應至少設置1個鄉鎮社區服務中心;
b)以行政村為單位,每個行政村應至少設置1個農村社區服務站;
c)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另行建設專項服務設施。
6.2.2 建設要求
6.2.2.1 總體要求
6.2.2.1.1 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應選址在村委會所在地或居民較為集中、居民辦事、活動方便的地段,依照不少于每百戶30平方米配建,綜合整合利用公共空間和已有設施,提高鄉鎮社區服務中心、農村社區服務站以及相鄰農村社區服務設施之間的同享程度。
6.2.2.1.2 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應設置“中國社區”標識,具體要求見附錄A。
6.2.2.1.3 農村社區應對政府投資建設的程序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進行不動產登記和固定資產登記管理,制定綜合服務設施的運行保護管理制度,各項服務設施裝備應運轉正常,若有損壞及時維修或更換,不應損毀、流失或被挪做它用。
6.2.2.2 辦公類設施裝備
6.2.2.2.1 辦公用房宜相對獨立,管轄區域較大、服務對象較多的農村社區,可適當提高用房標準。
6.2.2.2.2 辦公設施應充分斟酌特殊群體需求,根據工作需要配備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基本辦公設備,設有固定的綜合宣傳欄和事務公然欄,并根據服務需要設置服務、休息、便民、監控等設施。
6.2.2.2.3 農村社區黨組織、農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農村社區服務站標牌應懸掛于醒目位置,并在農村社區內設置指導標識,指示標識設計符合GB/T 的規定。
6.2.2.2.4 提供公共服務代理代辦的農村社區服務站應設有服務大廳,應采用統一的形象標識,包括服務指示牌、門頭、咨詢臺、功能導引牌、宣揚資料架、公示欄等標識物,并配置辦理座席、休息等候座席、事項辦理窗口、信息咨詢窗口。
6.2.2.3 議事類設施裝備
6.2.2.3.1 農村社區應有議事場所,應設有會議室、旁聽席,配備桌椅、音響、投影儀、攝錄像等會議設備。
6.2.2.3.2 農村社區應有村務信息公然展示欄、居民投訴與建議意見箱等參與議事設備。
6.2.2.4 活動和服務類設施裝備
6.2.2.4.1 農村社區應建有黨員活動室、農村社區文化站(室)、農村社區書屋、社區瀏覽中心、農村社區課堂、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等服務設施,并符合WH/T 、建標、建標的要求。
6.2.2.4.2 應建有中小型、適用性強的農村社區健身設施裝備、健身步道、小廣場等室內外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宜設置國民體質監測點、全民健身指導站,宜參照JG/T 的要求。
6.2.2.4.3 文化體育等設施裝備應根據需要,在顯著位置懸掛張貼使用方法說明和指點使用的聯系等信息。
7 服務內容
7.1 公共服務
7.1.1 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a)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
b)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
c)社會服務;
d)文化、教育和體育服務;
e)公共安全;
f)法律及調解服務;
g)農業生產***務。
7.1.2 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并滿足:
a)重點關注農村轉移勞動力、農村留守婦女、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等重點人群:
b)開展有關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勞動維權和勞動監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干政策的宣揚、咨詢、培訓服務;
c)通過上門走訪、聯系、數據比對等方式,與農村貧困勞動力獲得聯系,了解其就業失業狀態,為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建立再就業支援臺賬,提供就業服務信息和就業技能培訓;
d)及時了解農村社區“零就業家庭”、留守婦女就業服務需求,建立就業服務臺帳
,展開重點幫扶服務;e)協助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協助有關方面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辦理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相干手續。
7.1.3 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社區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并滿足:
a)應為農村社區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b)應重點關注老年人、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者、孕產婦、兒童、殘疾等重點人群,提供個體化健康指導與醫療衛生服務,指點居民對本身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評估和管理,下降人群健康危險因素的流行率;
c)建立和完善避孕藥具發放和管理制度;
d)為農村社區居民辦理《生育服務證》和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e)為農村社區內育齡婦女建立計劃生育信息檔案,及時掌握育齡大眾婚、孕、育、節育、生殖保健等動態情況,進行跟蹤服務管理,完成活動人員計生信息協查工作,及時反饋信息;
f)為轄區居民提供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法規和政策咨詢、宣傳教育、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綜合服務。
7.1.4 社會服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社會服務并滿足:
a)為居家生活的殘疾人提供生活、戶外活動等方面的便利,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行檔案管理,為殘疾人及其親友展開康復知識培訓和指點;
b)為農村社區老年人建立信息檔案,可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日(全)托等方面的農村社區服務,提供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體系;
c)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入戶調查、政策宣揚等社會救助服務機制,為困難家庭、殘疾人、優撫對象、未成年人、流動人口、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等群體提供社會救助服務,為農村社區低保對象提供登記公示和相干信息報送服務,核實家庭基本情況;
d)提供殯儀服務咨詢、家屬憂傷輔導等服務。
7.1.5 文化、教育和體育服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文化、教育、體育服務并滿足:
a)發展具有本地特點的農村社區文化,建立良好家風、公序良俗和村規民約,宏揚傳統文化藝術和鄉賢文化;
b)整合宣揚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服務功能,展開具有鄉土氣息的農村社區文化、教育和體育活動,社區圖書館服務應符合WH/T 的規定。
c)發現和培養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等各類文化人才,配置群眾文化組織員;
d)建有專職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和志愿者組成的專兼結合的農村社區教育工作隊伍,建立培訓制度,定期組織人員培訓;
e)構建健身基層組織絡,每一個農村社區應最少有1個健身組織,至少有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居民結合當地民俗特點展開健身舞、太極拳等活動項目;
f)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在課余時間向社會開放,同時增進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定期免費開放健身場地。
7.1.6 公共安全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公共安全服務并滿足:
a)建立農村社區警務工作室或中心警務工作站,農村社區民警、輔警配置應到達每一個社區最少1名警務人員,提供全天候服務;
b)建立以巡防隊、保安員為主體的農村社區專職群防群治隊伍;
c)建立社區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隊伍,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儲備場所;
d)協助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7.1.7 法律和調解仲裁服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法律和調解仲裁服務并滿足:
a)搜集發布本地農戶生產經營決策需要的應提供法制宣傳材料,設置法制宣傳資料自由索取欄;
b)展開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活動,引導帶動農村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普法宣揚,引導教育農村社區居民學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
c)引導經濟困難人員申請法律援助,協助展開對弱勢群體的法律維權工作;
d)建立農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絡,引導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員、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等專業隊伍,提供物業糾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家事糾紛、鄰里糾紛調解和信訪化解服務。
7.1.8 農業生產***務
農村社區應提供以下農業生產***務并滿足:
a)搜集發布本地農戶生產經營決策需要的市場信息、重要農產品價格信息,支持服務組織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個性化市場信息定制服務;
b)支持服務組織在良種研發、展現示范、集中育秧(苗)、標準化供種、用種技術指導等環節向農民和生產者提供全程服務;
c)指導農戶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換化肥等減量增效新技術;
d)逐步建立畜禽糞污處理和利用受益者付費機制,推廣秸稈青(黃)貯、秸稈膨化、裹包微貯、壓塊(顆粒)等飼料化技術;
e)在適宜地區支持農機服務主體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建設集中育秧、集中烘干、農機具寄存等設施,在糧棉油糖作物主產區,依托農機服務主體探索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一站式”田間服務;
f)因地制宜推行熱風干燥、微波干燥及聯合干燥等技術和裝備;
g)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提供農產品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包裝倉儲、信息服務、標準化交易、電子結算、檢驗檢測等服務,完善農產品物流服務,利用農業展會展開多種情勢的產銷銜接。
7.2 便民利民服務
農村社區提供的便民服務應滿足以下要求:
a)制定物業管理費管理辦法,逐漸規范社區物業管理,可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建立社區黨組織、村委會、農村居民和物業服務企業議事調和機制,為居民提供水費、電費、煤氣費、費、費等代收代繳服務;
b)協調或扶助社區家庭服務、家政服務、美容美發、洗染、家電維修、餐飲、便利超市、標準化菜店、兒童放學托管、快遞物流配送等各類微利便民服務組織和個人展開服務;
c)通過設立宣揚欄、垃圾分類督導員等方式,引導居民單獨投放有害垃圾,宜設置專門的垃圾分類回收設施,鼓勵居民和社區對垃圾深入分類,將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和處置。
7.3 志愿和專業服務
農村社區提供的志愿和專業服務應滿足以下要求:
a)利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社區社會工作室,根據社區居民需求,分類推動精神慰藉、資源鏈接、能力提升、關系調適、社會融入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具體符合MZ/T 的要求;
b)利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搭建農村社區志愿服務平臺,逐步建立互助時間儲蓄等激勵制度,根據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家政服務、文體活動、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法律服務、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等志愿服務;
c)通過多種渠道發布志愿服務需求和提供信息,鼓勵居民參與生產互助、養老互助、救助互助等志愿服務活動。
8 服務進程
8.1 社會調查
農村社區工作人員應掌握所服務社區的人口結構、服務資源等信息并實時更新:
a)每年最少展開1次農村社區服務資源和居民服務需求調查,調查結果通過信息絡或便民手冊等方式向居民發布;
b)每季度最少展開1次,以低保對象、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殘疾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訪問式調查,記錄基本情況、需求情況和意見建議,并構成分析報告。
8.2 詢問與溝通
對農村社區居民的詢問與溝通,農村社區工作者應:
a)為居民做好咨詢、答疑、指引等服務;
b)為居民提供其所需服務內容信息和文本資料查詢服務;
c)協助居民做好意見反饋、服務投訴等方面的服務;
d)開通咨詢服務的,應及時接聽、準確解答居民咨詢,并做好通話記錄;
e)開通咨詢服務站,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實現規范化管理和上監察。
8.3 事項辦理
農村社區提供公共服務事項代理代辦服務應:
a)服務窗口開放時間不少于每天8小時;
b)提供預約服務、自助服務、服務事項和辦理程序說明手冊;
c)主動接待,根據申請事項和提供材料情況分別做出處理,并做好記錄:
d)做到首問負責、明確時限承諾、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理。
9 服務信息管理
9.1 服務合同
農村社區通過政府采購方式展開的服務項目,應簽訂書面合同,將合同原件和相關材料歸檔管理,存檔時間不少于15年,合同應包括但不限于:
a)服務期限;
b)服務對象和范圍;
c)可量化考核的服務目標;
d)服務內容、服務量、應投入的服務人員、服務設備等資源;
e)合同金額;
f)驗收及資金支付條件;
g)違約處理。
9.2 服務信息化
9.2.1 農村社區應建立內部辦公系統和業務綜合管理系統,應利用農村社區管理信息系統,采集農村社區內人口、房屋、土地、農業生產等基本信息,定期更新積累數據,形成包括流動人口、“3留守”人員、老年人等動態信息的農村社區層面基礎信息數據庫。
9.2.2 農村社區應建立綜合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平臺符合MZ/T 的要求,宜協助建立農村社區老年人、殘疾人呼叫保障系統、農村社區家庭、家政等上門綜合服務系統。
9.2.3 農村社區應利用站、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與農村社區居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搜集居民投訴和建議。
10 服務監督與改進
10.1 服務監督
10.1.1 農村社區服務組織應公示各崗位工作人員基本信息,設立公然投訴、開通絡投訴等接收居民監督,方便居民聯系,應成立居民監督員隊伍,監督服務中心各項服務活動。
10.1.2 農村社區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開展的服務項目,應建立第三方績效評估和財務審計機制,監控服務提供方的服務質量,并保存項目完全工作和財務檔案。
10.2 服務改進
農村社區服務組織應根據服務監督結果提出服務改進措施,并復查改進情況,記錄改進結果。
A
A
附 錄 A(規范性附錄)農村社區服務設施標識
A.1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標識要求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標識應符合民政部《“中國社區”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和《“中國社區”標識規范應用手冊》的要求。
A.2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中國社區”標識
A.2.1 “中國農村社區”標識的使用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標識應使用規范,標識不應單獨使用一部分,標識本身形態不應被修改、扭曲或再創造。
A.2.2 “中國社區”標識含義
“中國社區”標識由圖章與文字組合而成,整體色彩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寓意吉祥。圖形整體呈開放的菱形,內部包括中國結圖章,菱形與中國結意味漢字“區”字,標出社區對特定地域的依著關系。
參?考?文?獻
[1] GB/T 20647.社區服務指南 第1部份:總則
[2] GB/T 20647.社區服務指南 第2部份:環境管理
[3] GB/T 20647.社區服務指南 第3部份:文化、教育、體育服務
[4] GB/T 20647.社區服務指南 第4部份:衛生服務
[5] GB/T 20647.社區服務指南 第5部分:法律服務
[6] SB/T 社區商業設施設置與功能要求
[7] JG/T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技術要求
[8]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年10月28日
[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02年6月29日
[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 2017年6月16日
[1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2017年6月12日
[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文化部等部門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通知, 2017年3月24日
[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7年3月18日
[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 2016年12月20日
[15]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計劃(2016-2020年),2016年10月28日
[16]關于深入推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點意見的通知,2015年5月31日
寶寶健脾吃甚么好寶寶臉色發黃甚么緣由寶寶消化不良吃甚么好增生性關節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腦血栓手術后恢復可以吃通心絡嗎
寶寶肺炎嚴重后果
藤黃健骨丸
腦出血導致偏癱的恢復
灰指甲引起的手癬
手的灰指甲怎么得來的
嬰兒肚臍貼的危害
治療皮膚病灰指甲
嬰兒拉肚子是怎么樣的
- 華杰專碩第四屆大灣區MBA名校大聯展在深圳圓滿舉辦!
- 哈佛代理校長2022年畢業演講:帶著激情和熱情去擁抱未知世界!
- 投資者提問:你好,請問截止6年末30日公司股東戶數是多少?謝謝
- 高圓圓拍寫真女兒來探班,兩人親密擁抱畫面甜蜜有愛,未見趙又廷
- 日本7月5日新增確診病癥3萬6189例 東京都增長一倍
- 重慶第二批集中供地:保億總價30.8億摘北碚、渝北兩區共約480畝地
- 腌咸鴨蛋,別用鹽水泡,廚師長教你20年方法,咸香新鮮,流油起沙
- 27歲女主持人在醫院去世,男友稱原定在今年婚后、其母已患抑郁癥
- 合肥出讓5宗西南角共攬金超26億元 肥東城鄉建投摘得3宗
- 投資者提問:上半年業績MV什么時候出來
- 埃弗拉:13歲遭性虐待曾讓我羞恥,去意大利業余球隊能吃飽是最美回憶
- 驅逐艦05到底香不香? 來看看真實用戶是如何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