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觀后感為了孩子努力
從不公平的擇校開始,不公平的教育資源、不公平的贊助費、不公平的補課、不公平的考試,一切充斥著社會的不公平。格蕾絲參加老師的課外補課,課下的練習題就是考試題。女主角為了減輕父親的生活壓力變成了辦“鋼琴班”的小琳老師。班克面對著殘酷的貧窮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模樣。這一切或許源于現實世界的不公平,就像中小琳對班克說的那樣。“我們天生就和格蕾絲小巴不同,不管你多誠實,生活還是欺騙了你。”
看到最后的班克,我既痛心又感覺痛恨?;蛟S這是貧窮面對人性的選擇。班克已經不是原來的班克,他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蛟S這也是一種成功。新的摩托、新的洗衣機、新的裝飾、新的內心信念。我想即便沒有經歷這次考試作弊,在他未來的人生中,一旦面對抉擇,像他這樣的人們仍然會成為我們痛心也痛恨的樣子,這屬于他們的人性使然。
遺憾的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因此讓我有些感想。身為父母我們如何做好自己,給孩子一個沒有原罪的成長環境,讓他們面對生活時有足夠的自信。我們都知道內心強大富足的孩子,才能經受住殘酷現實的打擊而不被摧毀。能夠自我正向激勵的孩子很難自我墮落。這才是孩子需要富養的原因。讓他們能經受住誘惑,抵御誘惑。小琳的最后改變讓我欣喜,因為人一旦有一次通過捷徑獲得成果的經歷,就很難抵御這種讓人上癮的誘惑,抵御這種走捷徑產生的貪欲。
生活本有很多選擇,但對班克這樣的孩子或許沒有太多。所以面對生活的困境他選擇了偏激,一種不是最好卻是最極端的選擇。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或多或少的經歷磨難和困難,面對磨難和困難放棄努力、放棄信念絕不是最好的選擇。中小琳和班克都是單親家庭,小琳的爸爸為了女兒的前程節衣縮食。班克的媽媽為了孩子的未來累彎了腰。他們和孩子一起都在默默地努力改變命運。這都是為了打破不公平的努力。還記得中小琳對班克說“明天開始世界將是我們的”其實我們可以有各自精彩繽紛的世界,雖然出生無法選擇,但自我的努力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一生。從而給孩子的成長創造好的環境。要知道小巴的爸爸也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的哦,你為毛不努力?
中小琳爸爸的父愛讓人很感動、很溫暖。這種力量化解了世間的不公。我們如何能夠持續的為孩子這種力量呢?我覺得唯有我們自身的努力,活出孩子欽佩的模樣。講真,既然我們改變不了不公的環境,就改變我們自己。當然,如果你還在被動的指望主席的牽掛,那我也不勸你。不過不妨干下一碗雞湯先。或許勞累到老平庸命,下次投胎可成功。不要妄想當下環境中的“豬”能培養出“龍”趁現在來得及,投資自己和孩子。對于不是祁同偉和高小琴的我們來說,改變我們命運的只能是知識,而不是權利。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