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升職后回家施暴博士因教育孩子分歧打老
高學歷并不等于高素質
博士家中也會打老婆
記者從安徽省婦聯獲悉,我省家庭暴力在各種層面、各種年齡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令人吃驚的是,在知識分子家庭中,同樣存在家庭暴力,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或博士后家庭也存在打老婆的行為,高知識分子家庭暴力不僅表現在肢體上的暴力,還包括精神暴力如冷暴力和性暴力等。一項調查顯示,在我省有1/4至1/3家庭承受著家庭暴力,其中竟有約25%發生在高級知識分子中間。
丈夫升職家中施暴
劉女士是省城某中學語文教師,其丈夫王先生是合肥一大型企業的業務主管,劉女士是大學本科學歷,王先生是管理學碩士,6年前兩人結為夫妻,婚后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自從去年丈夫由企業工作人員升職為業務主管之后,一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王先生開始早出晚歸,甚至整夜不回家,其一回到家就開始大呼小叫,甚至出手劉女士,而且愈演愈烈。劉女士實在無法忍受,提出離婚,其丈夫卻惡狠狠地說“要是離婚,你以后甭想過好日子!”劉女士很想離婚卻又怕丈夫真地對自己不利,心里非??謶?,所以前來省婦聯權益部咨詢。
博士也會打老婆
省城包河區某街道的張女士近日到省婦聯哭訴自己被丈夫暴打的事。據介紹,她丈夫是留學歸國的博士,夫妻倆同在某名牌大學任教。平時孩子由農村來肥的婆婆和姑姐幫助照料,由于生活習慣、喂養方式、家教目標等方面的差異,她與婆婆和姑姐之間難免產生一些矛盾,而每一次她與婆婆和姑姐發生爭吵時,丈夫竟然對她拳腳相加,經常把張女士打得鼻青臉腫。礙于面子,她一再忍讓,造成丈夫經常依靠動粗手段解決家庭矛盾。張女士哭訴說,自己的心都涼了,現在就想是離婚。
高學歷不等于高素質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師夏艷對此種現象進行了分析,她認為家庭暴力的發生,與當事人受教育程度、經濟收入、年齡無直接聯系。近年來家庭暴力正呈現出從低學歷家庭向高學歷家庭蔓延發展的趨勢,從某種程度上說,家庭暴力已不分階層了,“藍領”家庭或“白領”家庭都可能出現,而且高學歷家庭暴力更加隱蔽化。從總體上看,知識分子家庭的暴力形式以冷暴力和性暴力為主。像干涉配偶行動自由、惡意貶低、故意刁難等,這樣的精神虐待都屬于冷暴力。而性虐待是強迫配偶進行性生活,損傷其性器官等。另外,有些男性知識分子也會實施更為隱蔽的身體暴力,一般不打臉,而是施暴在身上不明顯的位置,以防讓外人看出來。而很多女性知識分子并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用離婚來擺脫家庭暴力,采取了忍耐的態度,主要是因為“要面子”,不愿意讓別人看到自己婚姻的失敗,同時也有部分家庭是為了孩子,希望能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而委屈求全。
同樣,現實生活中,妻子對丈夫施暴的也不在少數,但是為了面子,大多數男人不愿意說,而且也沒有類似婦聯這樣的機構給男士提供幫助。所以,除非事情已經嚴重到發生傷害案件,很多人選擇了“家丑不外揚”。
減少家暴任重道遠
省婦聯權益部劉姓工作人員解釋說,從省婦聯權益部越來越多的家暴咨詢者中,他們感覺到減少家庭暴力任重道遠?,F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家庭暴力對婦女及社會的危害,要求遏制這種粗暴行為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其中最多的聲音是健全完善相關法規。然而,法律制裁是一種事后的補救措施,人們更需要的是事前的疏導、減壓、心理咨詢,但恰恰在這一方面,我們的社會支持系統是薄弱的。只有通過相關法規的不斷健全,以及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制約,家庭暴力的現象才會越來越少。 記者 趙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