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動社會救助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工作
大力推進社會救助與 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工作
近年來,揚州各級民政部門認真按照瞄準特困對象、實行兜底保障、展開精準救助的工作思路,堅持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切實實行好民政部門聚焦富民、兜牢底線的工作職能。
1、推動兩個銜接的基本情況
(1)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脫貧。每一年依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20%25%的比例提高、確定保障標準,及時將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戶籍所在地低保標準的困難對象納入低保。對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少數民族、單親母親等8類特殊困難對象,每月增發保障標準的20%保障金;對大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對象,按保障標準120%發放保障金;實施低保家庭學生救助政策,對就學低保對象根據其受教育情況(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大學教育階段),分別增發20%、60%和80%的保障金。另外,在低保對象的就診、就業、子女上學、住房、有線電視及水電氣減免等日常生活方面,制定落實了一系列幫扶減免政策。2016年,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為月人均540元600元和月人均430600元,市區實現低保標準的城鄉一體化,2016年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38萬人,支出城鄉低保資金約1.91億元。
(2)醫療救助遏制返貧。先后出臺了《揚州市區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做好市區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展開面向重點醫療救助對象的參保救助和醫療救助,對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全額資助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對其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符合醫保報銷規定的個人自付費用再按20%70%的比例實行救助,年度封頂線為9萬元。同時,全面建成了醫療救助同步結算平臺,將市區民政醫療救助同步結算擴大至8家公立醫院,在困難對象就近求醫、平等享受優良醫療資源、簡化減免程序、解決報銷難題等方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的一站式結算。2016年
,提請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實行意見》,對醫療救助防范致貧工作進行再次明確。2016年,全市共實施醫療救助35.33萬人次,支出醫療救助資金8875.15萬元。(3)臨時救助應急濟貧。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臨時救助和急難家庭救助工作的實行意見》,每年設立臨時救助基金1000萬元,專項用于市區居民臨時救助。對因遭受突發性重大疾病、災害事故、重大變故致使基本生活出現臨時性困難的家庭給予生活救助。各縣(市、區)也出臺了當地的臨時救助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給予了最高3000元的臨時救助。2016全市共救助各類困難家庭近33086戶,支出臨時生活救助資金1769.62萬元。
(四)急難救助解難救貧。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急難家庭救助工作的意見》。對因不可抗拒因素(因病、因災、因突發交通事故等)喪失自救能力,致使基本生活沒法保障的家庭;或家庭成員因突發重大疾病,醫保三個目錄范圍內個人承當的住院醫療費用超過10萬元,致使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家庭采取急難家庭救助,救助最高封頂10萬元。目前,9個縣(市)區及功能區全部出臺了實施辦法或細則,明確了救助范圍、救助類型和救助標準,體現一重點、兩銜接,并將救助對象拓展至外地戶籍常年在揚工作對象。1重點是在因災、因病、因意外等突發性急難家庭中,重點突出因災難性醫療費用支出的急難型家庭。兩銜接一是對急難家庭實行低保、醫療、臨時等基本救助政策和救急難專項救助政策相銜接的梯次型救助。2是突出事前救助預防和事后救助托底相銜接。2016年,共實行救助827戶,支出救助資金近752.25萬元。
(五)市場保險防范致貧。為進一步提高大眾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社會風險管理作用,揚州各地從2015年9月起建立自然災害民生保險制度,陸續開展了自然災害家庭財產綜合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全市范圍戶籍居民因遭受自然災害而致使的人身傷害和家庭財產損失,可以在當地申請自然災害民生保險賠付,是政府對遭受自然災害的家庭提供的又一項兜底保障。以市區為例,20152016年度經過招投標,保險所需資金176萬元全部由市福彩公益金承當。20152016年度,共向市區受災大眾賠付案件89起,近313.85萬元,未決金額50萬元,財產險賠付比例達237.6%。人身意外險賠付比例達212.2%,為市區遭受自然災害的人民群眾提供了有效保障。
(6)專項救助關愛減貧。建立完善了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當揚州市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在3%以上時,即對城鄉低保對象、特困職工、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和孤兒等困難對象發放價格動態補貼資金,補貼標準為當地當月城鄉低保標準的12分之一。當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在5%以上時,補貼標準為當地當月城鄉低保標準的8分之一。2016年,全市共6次啟動物價補貼工作,救助各類困難群眾11.8萬人,發放價格補貼資金2433.51萬元。
二、深化兩個銜接的下一步措施
(1)加強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工作。重點內容包括兩個方面:1是認真做好2017年度城鄉低保提標工作。依照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要求,提高全市農村低保標準,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線標準的兩線合一,并在蘇中地區率先實現以縣市為單位的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2是展開農村低保與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信息比對工作,同時重點開展農村低保政策落實情況的排查工作,確保將所有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對象全部納入低保范圍。
(2)加大醫療救助工作力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是加大因病致貧型醫療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力度,重點是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的低保邊沿家庭和發生高額醫療費用、超過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支出型貧困家庭。目前,市政府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下一步,將催促各地就相干政策抓好貫徹落實。二是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納入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平臺,減輕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的醫療負擔。3是對于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后個人自負費用仍有困難的,加大臨時救助、急難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3)完善臨時救助擺渡機制。主要思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揮臨時救助應急性、過渡性救助功能,根據困難對象的不同需求,完善由臨時救助到低保、醫療、急難家庭等救助政策的擺渡機制。2是全面展開急難家庭救助工作,進一步降低救助門坎,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建立健全主動發現、快速響應、報告協商、信息同享機制,對困難群眾遭遇的急、難、險情況,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4)發揮災害救助應急濟貧功能。重點包括兩個方面:1是加強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一旦產生災情,迅速響應,妥善保障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盡最大可能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是完善揚善民生保險制度,積極探索自然災害家庭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人身保險等民生救助保險,提高保險在社會救助和扶貧幫困中的作用和份額,利用保險杠桿效應增強應對突發風險的能力,為救急難提供必要補充。
保婦康栓 海南
海南保婦康栓
宮頸糜爛塞藥出血正常
保婦康栓對hpv有效果
碧凱保婦康栓預防宮頸癌嗎
- 母子聯盟—爆洪欣兒子裁合照,搜集張丹峰不忠誠證據
- 《爸哪》萌娃身高猛長,何潤東兒子12歲近1米7,王詩齡高又壯
- 第九屆烏鎮戲劇節定檔11月初舉行,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報名啟動
- CWNS0.7-85/60-QY改型1噸
- 她被稱作“最美死刑犯”,槍斃時僅20歲,臨死提出一請求令人同情
- 烏克蘭女孩安娜:嫁給大12歲河南小伙,婚后來時農村稱:生活很幸福
- 為什么現在親戚朋友都不愿在你緊迫時借給你錢?原因就是這3點!
- 福建寧德增添本土“0+6” 連續4天未發現社區陽性樣本
- 生態環境部公開第二批突出生態環境疑慮
- 熬豬油時,多加5樣,掌握3個技巧,又白又香不想腥味,吃1年也不壞
- 外科普小常識——不容忽視的鼻部癤腫
- 職業社會化,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