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扛鼎者堪稱人妖仙魔均選秀出道成新生
80、90年代經典歌曲的流行,老一代歌手頻頻占據競技類歌唱比賽的冠軍位置,讓很多人表達出了對新生代歌手的擔憂。選秀是挖掘歌壇人才的一個快速通道,也能夠最快地檢驗歌手的成色。這些年來,《快男》、《超女》、《好聲音》、《好歌曲》、《這就是對唱》、《這就是原唱》、《明日之子》等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歷經幾年的沉淀,還是能夠發掘出一些好的聲音,代表著新生代歌手的反思。
這其中,有不少新生代有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詞曲原創上做足了功夫。在流量歌手橫行、口水歌泛濫的時代,如何將流行和深度結合起來是一個很大的課題。畢竟未來還是屬于年輕人的,音樂審美是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能夠扛起90后甚至00后審美的歌手,都來自于幾大選秀,他們被稱為新生代的“人妖仙魔”,分別代表了不同演唱風格、創作方向,風格迥異卻同樣討人喜歡。
人:毛不易“流行民謠”展露洗臉式思考
《明日之子》是最近兩年才剛剛流行起來的選秀,最終原創歌手笑到了最后。如果說這個節目最大的貢獻是什么,那當然是挖掘到了毛不易。從演唱風格來看,低沉的嗓音、獨特的“毛式唱腔”一下子就將人能拉到另一個年代,同時讓人靜心深思。
從詞曲創作來看,毛不易的《消愁》“初見即驚鴻”,“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寬恕我的平凡,驅散了迷惘”。他對生活的感悟精辟入里,娓娓道來,每一句都戳在人的心窩上。毛不易寫的歌詞不僅細膩,而且具象化,每一句都有實實在在的物象和場景,老街上、地鐵下、鐵道旁、宴席間,都是簡單的場景,串聯普通而真實的情感。很多人在毛氏詞曲中蕩滌了靈魂。
妖:周深“空靈嗓”似海妖羽化登仙
《好聲音》不僅挖掘出了梁博、李琦、張碧晨等冠軍選手,還有很多遺珠也在日后的大浪淘沙中逐漸閃光。周深就是其中一個。從《貝加爾湖畔》到《大魚》,周深用自己獨特的嗓音將每一首歌曲演繹成了自己的風格。周深的獨特,是他打破了磁性沉渾的男嗓和抒情滿滿的女聲的固有框架,他融合了這兩種音色。尤其在處理《大魚》的時候,他在控制聲音、氣息勻度的同時,又通過處理差異化處理每段歌詞,從而突顯出歌曲的層次感,讓聽眾明白每一段的真情實感。
連高曉松都忍不住稱贊“周深這種干凈嗓子在當今的行業更加少見的,大家都是拐彎唱歌拐來拐去耍各種東西,像他這種安靜美男子、安靜唱歌的太少見了,所以我一聽他的聲音就絲毫沒有抵抗力。”從嗓音來看,周深的高音區近似于海妖發聲,唯美動人,似要讓人羽化登仙。從詞曲詮釋來看,他的咬字、對字句段落的切割極好地達到了推進情感的作用。也難怪很多人都沒有了抵抗力。
仙:霍尊“陌上人如玉”詮釋國色天香
《好歌曲》中一曲《卷珠簾》讓劉歡淚如雨下,霍尊的魔力不在于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思,也不在于他融合島式唱腔再發揮創新,而是他聲音一出,人歌曲三者結合為一體才讓人覺得空若幽蘭。
父親是火風,母親仲小萍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樂壇的佼佼者。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霍尊能夠有今時今日的成就自然也不讓人驚訝。好的先天條件,加上自身的的開拓創新,讓他在中國傳統文化及古典音樂的傳承上做著頗多嘗試,戲曲元素與流行音樂的融合、對電音、詠嘆調等元素的嘗試讓霍尊的音樂更趨多樣性。
從演唱風格來看,無論是吐詞發音、行腔走板,還是節奏把控、詞曲闡述,都飽含韻味令聽者回味無窮;其典雅精妙的演唱技巧被比作書法里的瘦金體,細膩卻有著強大的舞臺氣場。他的聲音可以營造一種氛圍,暖熏的海風,無暇的沙灘,聽起來很舒服,很愜意,如果聽時間久了,就會覺得格外的溫馨。
魔:華晨宇“不瘋魔不成佛”的音樂玩家
13年的《快男》多虧了尚雯婕才讓很多人認識了火星人華晨宇,六年的時間讓華晨宇一次又一次的升級。他的提升來自于對音樂的瘋魔和執著,所以他敢于嘗試,風格多變。他有唱詩班色彩的莊重與神秘,也有迷幻搖滾般的光怪陸離,有低沉動人的走心唱腔,也有吟唱高歌的繞梁高音。
華晨宇天生就屬于舞臺,而舞臺的中央是他自己。他又把自己當成一個樂器,融入了音樂里。他是會用音樂表達情緒的歌手,他的聲音表現極富張力,整個身體的語言與唱歌的力量都配合得天衣無縫,大聲小聲的力度也有它的層次感。華晨宇坦言,“我唱歌時,整個人是放空的。空,就是空白,什么都沒有,眼睛里沒有任何東西。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嗎。眼前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我表演時,腦袋里不會想到身體。我的肢體會跟著音樂動。”他是音樂頑童,自在如風。